1955年天弘忧配,解放军首次举行了盛大的授衔仪式。在这次历史性的活动中,不仅产生了闻名遐迩的十大元帅,还有十大大将,其中粟裕荣登大将之首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正式授衔之前,有一位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得知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衔,内心的惶恐不安让他倍感压力,他认为自己的资历与战斗成绩不够出色,甚至几次表达希望将军衔改为上将的意愿。
这位高级将领便是许光达,当时他担任解放军装甲兵的司令员兼政委。令人瞩目的是,毛主席及其他中央领导在得知许光达多次请求降低军衔的情况后,给予了高度重视,并对许光达的高尚情操与自我要求表示称赞。然而,考虑到解放军装甲兵的整体建设和未来发展,相关负责人最终还是决定授予他大将军衔。
许光达主动申请降低军衔的原因也有其深意。早在1925年天弘忧配,他便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。随后在党的推荐下,进入了黄埔军校进行深造。值得注意的是,当时的黄埔军校是一个包含国民党党员与共产党党员的混合体,许光达凭借优异的成绩顺利入校。
展开剩余63%然而,1927年,两党合作关系破裂,随之而来的大革命运动也遭遇失败,许光达的工作开始隐蔽化。1928年,他重回家乡并与妻子结婚,但新婚仅十天后,就因国民党的侦查而与妻子不得不分离,随后他独自一人前往北平、上海等地,继续为革命奔波。
在1932年,许光达赴苏联治疗之前的疾病并进行学习,这一待便是直到1937年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四个月后,他通过新疆回到国内。在他提交的申请降低军衔报告中,详细地记录了自己在这段时间的经历和感受。
在报告中,许光达写道,他在苏区参加反“围剿”的战斗中未能贡献一分力量。当看到红一、红二与红四方面军在敌军重重包围下奋力转移的时候,他却只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。那些战士们为了革命和理想,忍受着饥饿与危险,付出了鲜血与生命,而他则是在温饱中享用面包和牛奶。
在他的申请报告中,许光达强调了自己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微乎其微,并没有与战友们共同经历艰辛,因此他感到愧对于大将军衔,恳求授予自己上将军衔。首先,他向老领导贺龙提出了降低军衔的请求,接着又向毛主席等领导反映了这一想法。中央对此非常重视,但最终考虑到装甲兵的建设需求,仍决定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,这也使他成为1955年授衔的十大大将之一。
尽管他的军衔未能降低,许光达又提出了一项新的请求,即降低自己的行政待遇。按照当时的规定,大将的行政待遇为4级,而上将则是5级。许光达希望将行政待遇降低一个级别,按照上将的标准来执行。中央军委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,因此,许光达成为所有开国大将中唯一享受上将待遇的人。
然而,这位高风亮节的将领在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,却遭受了惨痛的迫害,尤其是康生等人在背后操控,制造出多个与许光达有关的冤假错案,使他体验了严酷的折磨。1969年,许光达在迫害中不幸去世,时年仅61岁。1977年,随着四人帮的覆灭,中央为他平反昭雪,成功恢复了他的名誉。
发布于:天津市掘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